食在波蘭 Eating in Poland 🇵🇱 .
在決定來波蘭前,小魚對波蘭其實是非常陌生的
在布達佩斯後選擇拜訪波蘭,其實完全就是因為安全👍🏻跟便宜👍🏻
好了!不談這個尷尬的拜訪波蘭的動機了😅
現在就來跟大家介紹小魚在波蘭(克拉科夫Kraków)看見的兩樣特色的食物吧!
📍牛奶吧 bar mleczny
牛奶吧是波蘭共產時代留下來的一種飲食文化
「牛奶吧」一詞的起源有幾種說法
有人說販售波蘭傳統料理的牛奶吧的前身是牛奶店
也有一說是因為當時飽受戰亂的波蘭吃不起肉,
所以多數料理添加了牛奶🥛,因此而得名⋯⋯
牛奶吧在二戰後的共產時期期間,
政府為了讓大家都能品嘗到便宜的餐點,因而開始出資補貼牛奶吧!
一直到十九世紀末期,國家轉為自由市場經濟,牛奶吧才逐漸關閉或轉型。
(菜單上詳實的標註了食物的公克數及價錢)
牛奶吧有點像我小時候在書上讀到的人民公社,平庸的佈置,
不太親切的服務員但提供了✔️快速、✔️便宜、✔️份量大的餐點。
小魚這次點了一個含馬鈴薯泥的豬排和一大碗南瓜濃湯🎃
附贈了一大盤波蘭三色沙拉,大約是200元台幣。
有機會到波蘭,不妨可以試試這個貼近波蘭人生活的餐廳。
—————
📍 克拉科夫貝果 Obwarzanek krakowski
在克拉科夫,
隨處可見麵包車或小販在販售這個已經有七百年之久歷史的克拉科夫貝果🥯。
這個貝果的價錢介於一點多塊到四五塊之間(約台幣十五塊到四十塊)
一般來說是一個兩塊錢左右
感覺非常的有份量,小魚我個人是打算留在往布拉格的火車上那段再來品嚐。
這個起源於克拉科夫的貝果,一開始只在大齋期得以由指定的烘焙師父烘焙👨🍳
後來慢慢的也都只有經過許可的麵包師傅才能製作這個貝果,一直到近代才全面開放。
但這個克拉科夫貝果目前可是歐盟認定的PGI產品(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也就是説只有在特定區域才得以生產!
而且這個貝果據說一天在克拉科夫可以販售十五萬個這麼多,
想不到這麼厲害,到了克拉科夫請一定要品嘗。
小魚後來在往布拉格的車上買了兩個做為旅程上的午餐,
原本只是抱著來了就嘗試看看的心態,
想不到這個看起來乾乾硬硬的麵包實際上真的非常的好吃,
口感有點像貝果,但又比貝果軟一點,
算是有嚼勁但不至於硬,配上外頭鹹香的起司,真的就像日本米飯一樣,
讓人感受到樸實無華的真實偉大啊。